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文化的十字路口国际语言比赛在线上举办,但中俄师生交流的热情并未因此而减退,双方都在文化及医学理念的碰撞中获益良多。
3月5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区政协副主席、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清元一行来院交流座谈。我院党委书记张伟、党委副书记罗凤鸣、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华西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常务副院长黄勇主持。
会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一行前往医技楼远程会议室,就肺结节患者全程管理相关问题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信息科相关成员参加了座谈讨论,并参观了院史陈列馆。希望此次交流能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医教研管等方面的合作,携手共进。见到来自武汉的战友,华西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罗凤鸣副书记十分激动。收治284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130名,经治疗出院158人,转出106人。座谈会上,周清元副主席代表武汉市江汉区区委、区政府向支援武汉医务人员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在武汉抗疫最困难的时候,华西医院不远千里,第一批医疗队大年初一奔赴武汉雪中送炭,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提供了大力支持。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熊念表示,这次来华西医院主要是三个目的,一是表达对华西医院全力帮助的感谢,二是交流学习,希望将来开展更多的合作,第三是邀请华西医院的医务人员再赴武汉,正值三月,武汉的樱花已经盛开,希望华西的医务人员来武汉看看,这也是我们一年前的约定。张伟书记向周清元副书记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在华西医疗队伍援鄂期间的照顾与关心。罗凤鸣副书记还谈到,大学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希望同学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人生责任,敢于迎接求职路上和工作中的挑战,善于规划个人生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信走上工作岗位,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
王坤杰副院长对同学们的职业规划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同学们探讨了当前就业形势,围绕学业和就业、就业和择业等内容进行了交流。4月27日下午,为响应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迎建党百年 谋就业新篇活动,我院在启德堂203会议室召开了2021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座谈会。会上,2021届同学们逐一介绍了个人情况和就业意向,围绕升学、留学、公招、博士后、住培/专培、医联体单位求职以及到部队、到基层和到艰苦地区就业遇到的困难和收获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目前,四川省的结核防治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面临着结核发病率增加,结核尤其是耐药结核的诊治难度较大等诸多挑战。
经过全体委员无记名投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雪融主任医师当选为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唐小燕主任医师当选为名誉主任委员,贺建清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实验医学科应斌武教授当选为常委,骨科李涛教授、感染性疾病中心叶慧副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申永春副教授当选为委员。会上,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雪融主任医师代表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筹备组,回顾了本专委会成立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总结了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学组成立以来在结核病学防治领域取得的成绩。
4月23日下午,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我院协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院启德楼(第八教学楼)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医学会、医疗机构、社会机构等结核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共计70余人参会。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四川省结核防治专家的努力得到四川省医学会和四川省卫健委的认可,标志着四川省结核病防治事业发展到新的高度。陈雪融主任委员在大会上表示,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将全力开展结核病的规范化诊治工作,促进结核病学的学术交流,培养更多的结核病学专业人才,为四川省乃至西部的结核病学防治事业贡献力量。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专委会全体委员将携手共进,一如既往地推动四川地区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的提升,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川省医学会组织部陈龙部长主持开展了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常务委员选举工作经过全体委员无记名投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雪融主任医师当选为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唐小燕主任医师当选为名誉主任委员,贺建清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实验医学科应斌武教授当选为常委,骨科李涛教授、感染性疾病中心叶慧副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申永春副教授当选为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专委会全体委员将携手共进,一如既往地推动四川地区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的提升,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4月23日下午,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我院协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我院启德楼(第八教学楼)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医学会、医疗机构、社会机构等结核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共计70余人参会。
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四川省结核防治专家的努力得到四川省医学会和四川省卫健委的认可,标志着四川省结核病防治事业发展到新的高度。陈雪融主任委员在大会上表示,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将全力开展结核病的规范化诊治工作,促进结核病学的学术交流,培养更多的结核病学专业人才,为四川省乃至西部的结核病学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四川省医学会组织部陈龙部长主持开展了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常务委员选举工作。目前,四川省的结核防治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面临着结核发病率增加,结核尤其是耐药结核的诊治难度较大等诸多挑战。
会上,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雪融主任医师代表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委会筹备组,回顾了本专委会成立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总结了四川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学组成立以来在结核病学防治领域取得的成绩随后,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我院核酸检测帐篷、急诊科以及位于江安的应急医疗仓库。李正赤主任发言,表示四川大学将继续全力支持和多方保障EMT队伍的建设和运行,希望今后四川、澳门两支EMT队伍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不断完善队伍工作制度和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实战能力,提高应对灾难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共同保障人类健康。四川省卫健委国合处相关人员陪同访问。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李伟成队长和杨佩仪医生分别介绍了中国澳门EMT的建设情况、组织架构以及近两年来参与的国际救援项目,并希望今后双方加强互访、提供更多的医务人员进修学习等交流机会。4月23日上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港澳台办和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共同组织的澳门急重症医务人员访问团一行14人,在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队长李伟成的带领下来我院访问交流。
作为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队长,他简要介绍了四川EMT的建设过程、发展状况、参与演练及救援经历等情况,分享了新冠疫情发生后四川EMT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多条战线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四川大学校办主任、灾害医学中心主任李正赤,我院曾勇副院长在行政楼三会议室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曾勇副院长首先对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我院应急办、重症医学科以及急诊科分别就我院应急医疗队建设、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学科建设和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和分享。
华西医学中心医管处及我院应急办、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护理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港澳台事务办、华西第二医院产房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交流座谈会其中,397个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297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1197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先后派出16人参与黑龙江、北京、新疆等地核酸检测、ECMO救治。仅用10天时间改建出300张床位的独立诊治中心,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面响应国内疫情防控。1月28日(大年初四)如期开放门诊诊疗,尽力满足广大群众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
出版了一系列新冠疫情防控手册和电子书籍,供广大医务人员和民众抗击疫情使用。张伟书记作为获奖单位代表上台领奖。
我们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奋勇当先、砥砺前行,在推动我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努力奔跑。2018年牵头组建的国际应急医疗队成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紧急医学救援队伍(EMT)第三类队伍认证,成为全球第一支国际最高级别的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队。
6位护士长、3位护理组长、33位护理骨干逆行疫区,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14例。2021年1月18日,派出65人的医疗队驰援石家庄,收治重症患者39人。
积极与医保主管单位沟通,延长门特患者开药处方时间至90天,减少门特患者就诊频次。首先,我由衷地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工作充分的肯定、支持和厚爱。一边战斗一边研究,出新技术、新方法、新文章,这才是科学武装起来的华西护理先锋队。第一时间建立2个24小时开放的发热门诊,累计诊治3.4万余发热病人。
其次,光荣和梦想同在、机遇和挑战共存,全院上下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开拓进取,为建设世界一流医院和医学院不断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总人数262人,平均年龄31岁,其中女职工比例高达93.9%。
这是一支拉得出、站得稳、打得赢的华西天团护理先锋队伍。8天前,同样在人民大会堂,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此举行。
铿锵玫瑰临危受命、逆行武汉三线作战 最美逆行,驰援武汉,大局着眼、支援成都,甘于奉献,留守华西,只要有需要华西人的地方,就有华西呼吸重症护理人的身影。张伟书记表示,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颁奖典礼,这是莫大的荣誉。